
Ann Chiu
Managing Editor, Chinese
《Time Out 香港》中文執行主編,負責管理中文網站內容及製作影片,專責撰寫飲食及旅遊等文章,最愛發掘本地咖啡小店。
Get us in your inbox
🙌 Awesome, you're subscribed!
Thanks for subscribing! Look out for your first newsletter in your inbox soon!
《Time Out 香港》中文執行主編,負責管理中文網站內容及製作影片,專責撰寫飲食及旅遊等文章,最愛發掘本地咖啡小店。
香港人超愛打邊爐,無分四季時節,想滾就滾﹗正因為如此,香港火鍋文化亦變得多元化,由地道的港式火鍋到泰式火鍋、台式火鍋,還有最火紅的麻辣火鍋,日日打邊爐都唔會厭!推介以下香港打邊爐好地方,集齊各大特色火鍋,包你烚完大滿足。如果你喜歡鑊氣十足的大牌檔小炒,即看看必吃大牌檔小炒推介。
香港人鍾意日本菜,更不用返「鄉下」都可歎到各式各樣的日本料理。我們精選了26間香港值得推薦的高質日本菜餐廳,由壽司、串燒店、天婦羅、鐵板燒、懷石料理、以至每位數千元 omakase 等,幾乎總有一間日本餐廳在你附近。
踏入普天同慶的聖誕節,不少餐廳都為大家送上全新菜單及餐飲活動。看看以下餐廳的期間限定新菜單,又能否令你心動?我們為你精選以下值得一試的餐廳新菜單,由 Omakase 到大師聯乘、pizza、漢堡包等一應俱全,適合喜愛多元口味的你。
買樓想要海景,去餐廳食飯都一樣!尖沙咀至西九的海濱一帶設有不少高質餐廳,坐擁更廣闊的觀賞維港角度,270度絕美景色一覽無遺,不論是日落天際線、壯麗的煙花景、又或是醉人的世界級夜景,都令完美的餐飲體驗錦上添花。以下14間九龍區餐廳,無敵維景近在咫尺﹐一餐飯的價錢便可短暫擁有!想知最近開了什麼新餐廳,請看必試新餐廳推介。
香港牛魔王一向有口福,牛扒餐廳多不勝數,由乾式熟成到濕式熟成;穀飼到草飼;仲有 USDA Prime、安格斯、日本 A5、澳洲 M12、韓國1++、阿根廷、英國、西班牙等等靚牛應有盡有,香濃脂香各有千秋,而且不同 budget 都有,悉隨尊便。嚴選以下最佳牛扒餐廳推介,最啱同埋摯愛或好友於聖誕節一齊來鋸扒。
Omakase(お任せ)廚師發辦,日語解作「 拜託了」,代表着客人對師傅們的信任,將當日菜單的決定全交由廚師發辦。香港 Omakase 廚師發辦越開越多,不同價位的 Omakase 廚師發辦由幾百元到幾千元一位都有。我們找來多間香港 Omakase 廚師發辦,看看哪個 CP 值最高?想找更多日本料餐廳﹐請看香港最佳日本料理餐廳。
香港地不單環球美食五花八門,講到中菜,更是全球數一數二。由傳統古法、地方菜系、新派粵菜到精緻點心,應有盡有。我們推介25間香港中菜餐廳,不論是型格的環境裝潢、地道風味、典雅氣派,抑或有無敵靚 view 做陪襯,最重要是,她們的菜餚任何時候都能保持最佳水準,為你提供一場難忘的中菜美食饗宴。
踏入聖誕月,香港新餐廳繼續長開長有。我們為大家精選以下值得一試的香港新餐廳,包括大家喜愛的日本餐廳和咖啡店,還有大家期待的香港麗晶酒店 Nobu Hong Kong 華麗回歸。想試新餐廳記得趁早訂位啦!
眨吓眼聖誕節又就快到,跟朋友和家人享受一頓充滿儀式感的聖誕大餐,定能為節日加倍氣氛。為大家精選不同國家風味的聖誕大餐,有意式 fine dining、星級法國菜、傳統扒房、北歐經典聖誕晚餐、海景澳洲菜等,保證令你捧腹盡興!
香港咖啡店總有一間在附近,走上大街穿過小巷,港九新界幾乎每星期都有新咖啡店登場。我們不怕咖啡因超標,為大家試勻香港最新特色咖啡店。不要錯過以下香港最新特色咖啡店推薦。想逃離鬧市,不妨找尋更多香港隱世咖啡店。
去朋友家開聖誕 Party,總不能帶兩梳蕉,富氣氛的節日禮籃或聖誕蛋糕甜品必不可少。一籃子內有應節的蛋糕、香檳美酒、矜貴火腿又或各式食材,包羅萬有送禮得體;或簡單預備一個聖誕蛋糕、一盒朱古力等,以聖誕蛋糕甜品傳遞節日祝福,一同迎接更美好的2024年!
又到聖誕,又到聖誕! 又係時候與閨蜜大歎聖誕甜品,發掘聖誕打卡點「呃 like」喇,本月的下午茶推介除了介紹人氣下午茶餐廳及高質酒店下午茶外,更有一系列期間限定的聖誕下午茶,保證你可以歎着下午茶打卡,與閨蜜共度聖誕時光。
Check out our experience at Dong Baek below: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Time Out Hong Kong (@timeouthk) Busan's popular barbecue restaurant, Dong Baek, has finally opened its first location in Hong Kong. To avoid long queues, we made online reservations and arrived at 6pm on a Monday. The seating process went smoothly, and the staff informed us that we had two hours to enjoy our meal. As we entered the restaurant, we noticed that Dong Baek's dining area was well-lit and comprised of spacious booths separated by wooden screens. The dining environment seamlessly combined traditional Korean elements with a modern design style, creating a cosy and comfortable space. Dong Baek offers a high-quality Korean barbecue experience featuring carefully selected ingredien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nd unique cuts of meat. With no time to waste, we eagerly ordered a variety of barbecued meats and entrees. Our barbecue grill was divided into two sides: one with a kimchi omelette batter and the other with corn and shredded cheese. Both sides could be replenished throughout the meal. Additionally, we were served a delightful assortment of homemade Korean pickles, including radish, kimchi, bean sprouts, spinach, baby Chinese cabbage, and mashed pumpkin. These delectable pickles were available for an additional $40.We tried Dong Baek's signature flower pork belly ($188/half portion) prepared in thin slices, which cooked quickly and had a flavourful, slightly swee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celebrity chef Ken Lau, from local food and beverage group Lubuds with over three decades of culinary experience, has consistently opened several restaurants. These include the French fusion venue Pano in West Kowloon, the Italian fine dining restaurant Palco Ristorante, and the Italian-Japanese fusion eatery Pleka. Joining this collection of sister restaurants is Penna, a homestyle Italian restaurant that offers a warm and comforting environment in Tai Koo's Cityplaza.We had made a reservation for an early dinner at Penna on a Sunday evening. Fortunately, there weren’t many customers, so we were able to enjoy our meal comfortably. Penna’s menu is concise and offers a decent selection of appetizers, snacks, side dishes, soups, pastas, risottos, meat and seafood dishes, desserts, and plenty of authentic Italian delicacies. Before placing our order, a waiter brought us a plate of Italian crispy flatbreads, olive oil, and balsamic vinegar. For starters, we decided to try the deep-fried beef tripe ($118), which is braised before coated in an ultra-thin batter and fried until it turns golden brown. The fried tripe has a subtle aromatic flavour that pairs wonderfully with Penna’s homemade tartare sauce. After that, we ordered a portion of Italian escargot ($98 for six pieces), generously coated in garlic, onions, herbs, butter, and brandy before being baked. The escargots were delightfully chewy and full of flavour; we couldn’t help but order a portion of b
繼西九法式 fusion 料理 Pano、尖沙咀高級意大利餐廳 Palco Ristorante、以及 IFC 意日料理 Pleka 後,本地名廚 Ken Lau 又一「P」系個人品牌餐廳 — Penna 選址太古城中心, 走親民意大利菜路線,貫徹姊妹餐廳的惬意氛圍,樸實棕色及深木色為主調,配搭微黃的燈光及舒適座椅。 我們預訂了星期日早段晚飯時間入座,客人不算太多,坐得舒服。單點菜單清晰俐落:前菜、小食、配菜、湯、意粉、意大利飯、肉類、海鮮及甜品,當中不乏意式小館地道美食。未點餐,店員先送上一碟意式薄脆片,蘸橄欖油及意大利醋享用。前菜先試試意大利人的 comfort food 炸牛肚($118)。大廚將意大利牛肚先燜腍,然後蘸上超薄炸漿炸至外層香脆,咬下軟腍滲出淡淡的香料味,配自家製他他醬味道更佳。接着有香烤意大利蝸牛($98/六隻),蝸牛以大量葱蒜醃製,加入香草、牛油與百蘭地烤焗,煙煙韌韌、香濃惹味;我們額外點了一客農夫包,以麵包吸盡蝸牛殻中的汁料精華,一滴不留。 主餐牌部分,可以找到 Chef Ken 的拿手意大麵及意大飯,由經典卡邦尼意粉、肉醬闊條麵、龍蝦意大利芝士雲吞到青蘆筍配布拉塔芝士意大利飯等近20款選擇。香煎太平洋紅蝦及帶子意大利飯($298)份量不細,兩大隻紅蝦及兩粒帶子,意大利飯亦 al dente。香燒豬肋骨($188)則比較失準,一刀切下骨肉間呈鮮粉紅色,店員得悉後即拿回廚房翻煮至熟透。豬肋骨燒得不夠焦香,即使塗上了厚厚的醬汁,肉味依然很淡。 幸好甜品有驚喜,Tiramisu($78)以銅罐子盛載,面頭是薄薄的朱古力片,輕輕敲一下就可吃到浸過咖啡酒的手指餅和 Mascarpone 芝士,內餡更加入了檸檬皮和檸檬汁調味,吹來西西里風味。 之前試過 Chef Ken 的幾間餐廳,食物均有一定水準,故對 Penna 也抱期望。我們的確很喜歡前菜和甜品部分,但主菜卻不似預期 — 開背紅蝦未挑蝦腸、豬肋骨也醃得不夠入味。慶幸店員服務周到,用餐區環境佈局高檔,以親民價便可享用特色的意大利菜,十分適合家庭聚餐或兩三知己相聚用餐。
Cafe-bar Barcode is back! After a short absence, the bar has relocated from its previous home on Glenealy Street to a brand-new location on Cochrane Street underneath the Mid-Levels Escalator. The new cafe space offers ample indoor seating, doing away with the small outdoor porch compared to the old venue. Inside, Barcode maintains its signature colour scheme of white, complemented by blue accents on their sofas, and sheer cream-coloured curtains. Their large windows allow plenty of natural sunlight to flood in, creating a relaxed atmosphere that transports you away from the bustling city. The brains behind the cafe-bar is tea-cocktail connoisseur and Tell Camellia’s co-founder Gagan Gurung. Barcode still adheres to their previous philosophy of merging bar, coffee, and dessert cultures. However, unlike their previous location where the bar was concealed, the new venue integrates the cafe and bar areas into a single space.Barcode’s food menu offers a modest variety of options. In the morning, diners can enjoy a small selection of pastries, while during the day they can choose from entrees such as sandwiches, pastas, and burgers. As for the cafe’s coffee selection, their specialty lies in espressos and offer a medium-dark roasted espresso blend that combines Colombian, Latin American, and Ethiopian coffee beans. We ordered a New Black ($55), which sees a thick layer of cream dusted with cocoa powder, placed over brewed coffee. We recommend not stirring the drink initially to fu
啡酒合一的 Barcode 回歸中環!小別數月,Barcode 由己連拿利搬到中環自動扶手電梯旁的閣麟街,地點更加方便易逹,至少大熱天時也不用走到大汗淋漓吧!全新 Barcode 雖不再設戶外露台,但貫徹舒坦的白色空間,室內裝潢沿用白色主調,配襯蔚藍色梳化及白色紗簾,帶點 resort 感覺,加上偌大窗戶透射的天然光,令人心曠神怡。 Barcode 由現代茶藝雞尾酒吧 Tell Camellia 創辧人之一,資深調酒師 Gagan Gurung 精心打造,新店依舊以 Bar x Coffee x Dessert 為概念,但舊店的秘密酒室已不復見,取而代之是簡約摩登的開放式水吧,跟日間咖啡區連成一體。 Menu 選擇不算多,朝早有麵包酥餅,午餐則有三文治、熱狗、意粉和漢堡包。主打意式咖啡,暫時只提供一款中深烘焙的 Espresso Blend,為哥倫比亞、拉丁美洲及埃塞俄比亞的拼配豆。馬上來一杯 New Black($55)即奶蓋咖啡,忌廉和啡層次分明,先別攪拌,大呷一口感受綿密的奶蓋,再大力吮啖咖啡,口感順滑富朱古力風味,帶輕微果酸和花香;啡奶拌勻後水果和堅果風味變得更平衡。值得一讚女咖啡師友善好客,熟悉不同產區的咖啡豆,咖啡控大可以和她交流咖啡經。 我們點了三款菜式,Furikake French Fries($55)相信靈感來自大阪燒,炸得香脆的薯條撒上紫菜和木魚花,也有一片片台式香腸作陪襯,配上自家醬汁,惹味配搭有驚喜。Penne with King Prawn($88)大蝦肉質不錯,長通粉熟度恰到好處,醬汁微辣醒胃。Barcode Hotdog($78)熱辣辣的熱狗包大過手掌,夾着台式香腸,配料有生菜番茄也有紫菜和木魚花,是滿足口腹心靈的 comfort food。 來到令人期待的甜品環節,可惜之前的招牌甜品溶岩 Tiramisu 還未回歸,那試試 Classic Citrus Opera Cake($70)及 Mango & Chestnut Log($75),前者於經典歌劇院蛋糕加入了柑橘口味,份外清新;後者略嫌蛋糕質地偏乾,芒果味不夠。光吃甜品有點單調,再來一杯 Espresso Tonic,即使是同一款豆味道也有變化,今次堅果風味更厚實突出,餘韻仲有焦糖香,配甜品相當不錯。 整體來說,Barcode 2.0版給人煥然一新感覺,更是兩三閨密談心相聚的好地方。熱食均用心製作,性價比高,咖啡也有水準,若 Menu 能加入更多選擇就更好。Barcode 目前只營業至下午6時,店員透露酒吧將在月內開放,屆時酒單也會來個大革新,大家拭目以待。
來自東京的 Wagyumafia 餐廳以售賣號稱全球最昂貴和牛三文治而聞名,這款三文治巧妙地融合了高級料理與街頭美食,以炭爐烤焗日本牛奶麵包㚒着厚切吉列牛扒,再配上特製醬汁,令人回味無窮,連碧咸父子都係 fans。今次香港店落戶灣仔,除了帶來招牌的和牛三文治之外,餐廳主打廚師發辦,菜式除了會以來自不同部位的牛肉入饌外,更會運用不同烹調技巧,如傳統的日式火鍋及燒肉,還有一些創新料理,當然選用的全是 A5 頂級和牛如但馬牛或尾崎牛等。餐廳精選菜單只接待會員,想試呢款東京名物,就要先申請入會(入會費$2,000/人)。
人氣麵包店 Bakehouse by Grégoire Michaud 已進駐尖沙咀漢口道開分店嘞!新店設有外賣櫃枱讓你在繁忙的日程中快速享用美味午餐和咖啡。除了提供人氣甜點包餅如酸種蛋撻、牛角包、酸種麵包之外,更會推出各式新品及一系列新店限定的新鮮烘焙美食,包括蘋果玉桂菠蘿包、鹹蛋脆皮雲呢拿夾心菠蘿包、日式咖喱包、三款口味 Focaccia。此外,全線店舖同時推出多款新品:抹茶白朱古力曲奇、喱雞批及玄米酸種麵包。
新派法式餐廳 Belon 以法式烹調技術為基礎,並以上乘食材入饌,為食客呈獻精緻優雅的傳統法式佳餚,同時向食客介紹亞洲區內多元化且優質的時令食材。 餐廳於2021年3月25日正式進駐中環伊利近街新址,並以高貴優雅的全新面貌亮相。室內設計由享譽國際的設計工作室 Joyce Wang Studio 操刀,如雕塑般的蛇形美學設計、蜿蜒曲折的長形軟梳化椅、深邃的色調加上層次豐富的質感,猶如將食客從香港囂攘的街道帶到法國巴黎一樣。 餐廳推出的新菜單,包含最能代表主廚 Kirkley 的菜式,如他的招牌菜比目魚配法式牛油汁(Turbot with Beurre Cancalaise),此菜式源於對古老傳統的尊重,以及來自 Hôtel de Ville 的一眾星級大廚的啟發,包括:Frédy Girardet,Philippe Rochat 和 Benoît Violier。菜式細心展示的精緻鱗片讓人聯想到 Joël Robuchon 的菜式,而醬汁則是從 Philippe Rochat 著名的法式牛油汁配菜中演變而來。饕客沙律(Salade Gourmande)是他向古老的法式烹飪技巧致敬,靈感源自偉大的名廚 Michel Guérard 的創作。 其他菜餚靈感源自 Belon 的歷史,司華力腸法式奶油麵包(Cervelas en Brioche)便是其中一道新增的菜式。它是按照法國用糕點包裹肉類的傳統而製成,而這種傳統烹調方法非常講求廚師的技巧,菜式的描述看似十分簡單,但要達至完美卻相當複雜。另外,主廚 Kirkley 又重新打造餐廳最具代表性的菜式酥皮乳鴿(Pigeon Pithivier),Kirkley 故意減少花巧的擺盤,用心地炮製每道菜式。
店如其名,隱身街坊小店之間,裝潢簡約低調,並沒有大鳴大放的打卡位;餐牌簡單,賣的是不同風味及口感的精品咖啡,沒有投大眾所好,搭單賣 all day breakfast 等食物,這是店主對其專業的執着,亦是對其手藝的自信。店主是擁有十多年經驗的專業咖啡導師,當過咖啡比賽評審,亦曾從事咖啡豆買賣,知識經驗無容置疑。更難得的是,店主不單純為賺錢而開店,更希望透過咖啡培訓,協助弱勢社群,如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及邊緣青年,改寫生命軌跡。 更多 Cafe 推介:西貢必試咖啡小店、九龍區必試咖啡小店、上環必試咖啡店、香港隱世咖啡店
隱藏在中環華賢坊東的精品咖啡店 Suit Coffee & Sake,位置不好找,來者都是有心人。小店只有八至十個座位,雲石 Bar 枱飾以深藍條紋,店舖一角放有搶眼的法國靚聲 Devialet Phantom 揚聲器,咖啡師都穿恤衫打領呔,充滿紳士氣派。咖啡款式精簡,黑、白、手沖、冷萃咖啡,當中不少得精選單一產地咖啡豆及有近年流行的厭氧發酵處理咖啡豆,前者風味獨特,後者更帶有醇厚酒香。初來探店,推介 Espresso Combo($90),包一杯黑咖啡和奶啡。小店除了賣咖啡,也有出售特色清酒,由老闆兼唎酒師 Ray 精心挑選。 更多 Cafe 推介:西貢必試咖啡小店、九龍區必試咖啡小店、上環必試咖啡店、香港隱世咖啡店、十間新界特色咖啡店
鏞記,屹立中環78年,今天終在尖沙咀 K11 Musea 開了第一間年輕品牌叫「鏞鏞・藝嚐館」承傳她的味藝情禮。鏞鏞,將兩個鏞記的鏞字重叠,是一種宣告與印證,象徵正宗粵菜真味的薪火傳承,與未來的延續。 5,000平方呎的餐廳,有大家庭吃飯的圓枱,也有適合情侶或兩三知己的方桌、型格吧枱。意外地,還有一個大得誇張的露天平台,有人造草地,180度維港景色, 一覽無遺。 燒鵝,是鏞記的招牌菜,來到新店又豈能不試燒鵝菜式?打開 A3 size 餐牌設計見心思,除了供應的菜式,更有關於燒鵝的冷知識,告訴你燒鵝哪部分最美味。「嘆」燒原隻鵝髀($290),原隻燒鵝髀架在鐵網上枱,飄來陣陣木炭香。燒鵝製法都是跟中環店秘方一樣,味道沒有失準,大口咬下,原汁原味。 除了燒鵝,我們也試了新店限定的風味菜式。鏞融・味蕾之旅($150),分別以淮山紅棗杞子糕、咸魚白菜角、花雕鮑魚、番茄、紅菜頭海哲等小吃代表甜、酸、苦、鹹和鮮五味,菜式賣相精緻漂亮,可惜味道卻強差人意,甜不夠,酸不夠酸。至於苦,是用花雕浸泡鮑魚,將鮑魚的鮮美完全掩蓋,浪費大好食材。慶幸傳統菜式沒有令我們失望:生煎大蝦皇($130/隻)、桂花蟹肉炒粉絲($280)、鮮鳳梨咕嚕肉($240) ,用料新鮮,調味得宜,炒功紮實夠火候,總算不負鏞記粵菜之名。 總括而言鏞鏞・藝嚐館的環境確實比中環店更勝一籌,服務到位。我們亦很欣賞他們努力創出新菜色,務求給客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有時過分花巧只會弄巧反拙。
要數新加坡最紅海南雞飯,除了天天,還有Chatterbox。始於新加坡文華大酒店,被譽為「海南雞飯始祖」的國際知名餐廳 Chatterbox ﹐最近以全新品牌 Chatterbox Café 登陸尖沙咀 K11 Musea。餐廳甫開幕就引來人龍,我們在平日晚上六時到達,全店爆滿,門外排隊人數超過有30人,等了大半小時才有座位。主用餐區牆身設有一幅以植物及動物為主題的大型壁畫,人手製作的地磚設計帶出經典的峇峇娘惹風格。餐廳面積超過2,000平方呎,枱與枱之間距離非常「親密」,勝在環境輕鬆熱鬧。 Chatterbox 主打傳奇的文華海南雞飯($118),師傅依足星洲總店做法,把雞浸得滑滑的,去骨雞肉鮮嫩,雞皮爽彈亦不含過多脂肪,配以用雞湯和雞油煮成雞油飯,油光十足,粒粒分明;自家醬料是靈魂,辣椒醬、薑蓉和特製雞飯老抽醬油,是原汁原味星洲風味。除了必試文華海南雞飯之外,不可錯過其他招牌菜:招牌珍寶帶子喇沙($158)喇沙湯底非常濃厚,微辣帶椰香富,惟珍寶帶子欠了鮮味。 小食有驚喜,特色鹹蛋雞翼($78)新鮮炸雞翼加入鹹蛋黃醬、咖喱葉和小辣椒快炒,鹹香甘香一湧而出,惹味十足。傳統甜蝦醬蔬果花生沙律 ($98)是地道娘惹沙律,材料有沙葛、花生、青瓜、番石榴、菠蘿、蘋果、芽菜等,拌以秘製蝦醬,甜鮮鹹兼備,味道正宗。可惜黑醬油炒鮮蝦蘿蔔糕($78)則不似預期,蘿蔔糕質地偏軟,炒得太爛,入口即糊,味道一般。甜品也有心思,招牌椰子雪糕 ($88)以新鮮椰子盛載着濃郁香甜的椰子果肉雪糕,加入鮮甜菠蘿的紅毛丹、核桃及可可粉,充滿熱帶果味風情。 整體來說,這裏的菜式水準有高有低,幸而海南雞飯沒有令我們失望。值得一讚,晚市繁忙時間全店爆滿,侍應們雖忙得不可交加,但仍然一叫即應,態度好、效率高,今時今日好多高級餐廳都未必做到。
2023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出爐,根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發布的《2023年全球生活成本》報告,今年香港生活成本排名持續下跌至第五,即看香港生活成本排名趨勢、今年全球生活成最高國家及2023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各大焦點。 香港生活成本排名持續下跌至第五位 香港2023生活成本排名下跌至第五位,事實上香港生活成本排名曾經於2019年高居第二位,2020年下降至第三,2021年跌至第五,上年則回升至第四位,排名的變動與香港於全球經濟地位等經濟因素有關。 2023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最高及最低地區 今年新加坡及蘇黎世超越紐約,成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國家,新加坡更是於11年間,第九次名列榜首。日本則因日圓持續疲弱排名大幅下降,當中東京排名由上年第37位下降至第60位,大阪則由第43位下降至第70位。北京則因疫情後消費需求低迷而排名下降。而俄烏戰爭令盧布價格大幅下跌,俄羅斯莫斯科及聖彼得堡排名則顯著下滑,分別下跌105位至第142位,及下跌74位至第147位。敍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繼續位於榜尾。 2023全球城市生活焦點 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反映了各地經濟情況和物價變化。調查173個城市中超過400種個別商品和服務價格,結果得出,2023年全球物價平均上升了7.4%。亞洲城市於雜貨和酒精成本所佔比重較高,美國在公用事業、家庭支出和煙草成本居高不下,而西歐則在雜貨、衣物及個人用品的通脹問題較嚴重。
國際調酒界年度盛事「世界雞尾酒大賽2023」(World Cocktail Championship 2023)於12月2日在意大利羅馬圓滿結束,代表香港出賽的香港康得思酒店首席調酒師高爾澳高爾澳 (Leo Ko) 成為首位贏得「世界雞尾酒大賽」多項重要獎項的香港人,為港爭光,更鞏固了香港在全球雞尾酒舞台的地位。 香港康得思酒店首席調酒師 Leo 憑「鴛鴦」雞尾酒揚威國際 今屆「世界雞尾酒大賽」匯聚了來自68個國家及地區的頂尖調酒師,爭奪多項備受矚目的榮譽。代表香港的 Leo 需要經過三輪激烈遴選,由68名晉身至只有三名頂尖調酒師終極超級決賽,當中包括各式各樣的測試包括氣泡、餐後、長飲、餐前、低酒精度預賽、感官、知識、速度及調酒賽。在終極超級決賽,Leo 更巧妙地將香港標誌性飲品「鴛鴦」融合雞尾酒內,讓評審及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後 Leo 成功脫穎而出贏得了「年度世界調酒師」、「年度雞尾酒(低酒精度類別)」及「最佳感官技巧三項殊榮」,成績蜚然。Leo 在賽後表示:「鴛鴦是深受香港人歡迎的日常地道飲品。我嘗試透過捕捉它的精髓,將其重塑成雞尾酒,並藉此引起意大利咖啡文化的共鳴。」 想知道香港最新最精彩活動?立即追蹤我們的 YouTube、Facebook 及 Instagram,或按這裏登記,便可以電郵獲取我們最新的定期通訊
位於中環太子大廈頂層,Sevva 將於2024年5月租約期滿後結束營業。Sevva 由潮流達人郭志怡(Bonnae Gokson)於2008年創立,為城中殿堂級餐廳及酒吧,16年來一直帶領香港的名人社交娛樂、宴會和派對風潮。 Sevva 匯聚東、西文化的典範,無論是巧奪天工的室內裝潢,及至寬敞露台所呈現的壯濶景觀,加上餐廳團隊提供卓越的招待、精彩的娛樂節目和創意無限的美饌佳餚,成為中環最有代表性的餐廳酒吧之一。為慶祝 Sevva 的光輝歲月,餐廳將於 2024 年初舉辦一場星光熠熠的晚會,屆時這場非凡盛會定必會為大家帶來一個畢生難忘的晚上。餐廳將會於稍後公佈更多晚會詳情,請留意我們的報道。 想知道香港最新最精彩活動?立即追蹤我們的 YouTube、Facebook 及 Instagram,或按這裏登記,便可以電郵獲取我們最新的定期通訊
法國餐廳指南《La Liste》最新公佈了全球1,000間最佳餐廳,今年有七間來自世界各地的獲得99.5最高評分,包括香港龍景軒、紐約 Le Bernardin、巴黎Guy Savoy、英國 Simon Rogan's L'Enclume、聖特羅佩斯 La Vague D'Or、德國 Schwarzwaldstube 和東京鮨齋藤。 其餘上榜香港餐廳有 Amber、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Caprice、L’Atelier de Jöel Robuchon、旅 Ta Vie、天龍軒、大班樓、志魂壽司、唐閣、Mandarin Grill + Bar、好酒好蔡、L’Envol、Arbor、VEA、潤、Tate、營致會館、庫克廳、Aaharn、香港鮨齋藤、麗晶軒、Bo Innovation、富臨飯店阿一鮑魚和新同樂魚翅酒家。 與米芝蓮同樣來自法國的《La Liste》於2015年12月在巴黎推出,表揚法國餐飲指南,餐廳以80分至100分的排名評分。排名根據數百本指南和超過百萬個綜合評論撰稿,選出全球每個評論分數將轉換為標準等級,及之後邀請千名廚對每本指南的可信度發表意見,為每間餐廳做出平均評分。評論於最終結果中佔10%的權重,繼而得出「La Liste 評分」。「La Liste 評分」。 想知道香港最新最精彩活動?立即追蹤我們的 YouTube、Facebook 及 Instagram,或按這裏登記,便可以電郵獲取我們最新的定期通訊
荷蘭皇家菲仕蘭旗下黑白淡奶自2013年起,於每年11月第三個星期日慶祝「港式奶茶日」年度盛事。今年踏入第11屆「港式奶茶日」,黑白將夥拍全港九新界100間指定茶餐廳,於11月1日至30日期間的星期一至五,舉行「黑白港式奶茶免費派發」活動。市民可於指定時間到參與茶餐廳,免費領取黑白港式奶茶一杯,數量有限,派完即止。 此外,黑白今年繼續推出限量版生肖奶茶杯碟套裝系列,特別邀請90後本地插畫師彭康兒,以龍年為主題,設計出一對應節的奶茶杯碟套裝。奶茶杯一面印有荷蘭菲仕蘭乳牛的經典圖案,另一面印有祥龍獻瑞的插畫,精神煥發的「龍仔」、「龍女」手捧黑白港式奶茶,陪你歎住奶茶過龍年!由11月13日起至2024年1月17日,各位粉絲只需於指定茶餐廳或食肆惠顧奶茶乙杯以獲贈活動蓋印乙個,每集齊八個活動蓋印,並成功登記後即可換購($88)。活動詳情請留意黑白 Facebook 專頁。 想知道香港最新最精彩活動?立即追蹤我們的 YouTube、Facebook 及 Instagram,或按這裏登記,便可以電郵獲取我們最新的定期通訊
Shake Shack 的忠粉都知道,每個城市的 Shake Shack 都有一款獨家限定的奶昔。為慶祝 Shake Shack 進軍香港五週年,繼香港獨家「奶茶奶昔」 之後,Shake Shack 再推出一款以香港人氣食品為靈感全新本地原創奶昔——「楊珠甘露」奶昔($56),於10月24日起登陸香港全線 Shake Shack。 顧名思義,這款全新香港限定「楊珠甘露」奶昔,以家喻戶曉的港式甜品楊枝甘露為靈感,加入創新元素,將自家製雲呢拿雪糕結合芒果果蓉和椰漿,再加入新鮮柚子果肉、芒果和百香果味的爆珠代替傳統西米,將這款經典港式糖水變得更「爆」更有玩味! 想知道香港最新最精彩活動?立即追蹤我們的 YouTube、Facebook 及 Instagram,或按這裏登記,便可以電郵獲取我們最新的定期通訊
每年 Time Out 生活指數調查(Time Out Index),收集來自全球超過50個 Time Out 城市的讀者意見,看看他們對居住地的美食、酒吧、文化、夜生活、社區聯繫等等評價。今年我們收集了全球12,000名讀者及各地城市編輯的意見,再進行統計及整合調查結果,公布今年「2023全球 Time Out 最型格社區」,香港上環於全球40個地區裏名列前茅排行第五,成為亞洲之冠。而全球最型格社區頭三位分別是第一位哥倫比亞 Laureles、第二位愛爾蘭 Smithfield 及第三位西班牙 Carabanchel;至於香港人最愛的日本東京地區 ── 富谷則排行第十位,其餘上榜的亞洲城市包括:新加坡唐人街(第14位)、首爾漢南洞(第25位)、台北中山(第34位)、馬尼拉 Bonifacio Global City(第35位)、大阪道頓堀(第37位)和曼谷 Song Wat(第39位)。 上環是香港最熱鬧的地區之一,由19世紀中期開始,蘇杭街和文咸西街由於接近當時海邊的三角碼頭,上環已是香港早期轉口貿易集中地,隨後一直隨着香港經濟而發展。時至今日,上環既保留着歷史悠久的廟宇、古董店和海味舖,又有當代藝術畫廊、個性咖啡店、隱世小店、老字號食店和不同風格的餐廳,還有「全球最型格街道 2022」太平山街,處處充滿新舊交融的獨特風光,等待你來發掘。
全球酒壇盛事 2023年「世界最佳50酒吧」(The World’s 50 Best Bars 2023) 首次移師亞洲地區,於10月17日在新加坡舉行現場頒奬典禮,雲集全球最出色的雞尾酒酒吧聚首一堂。今年「世界最佳50酒吧」第一名由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的 Sips 奪得,第二位是來自紐約的 Double Chicken Please ,而墨西哥市的 Handshake Speakesy 則排行第三名。亞洲酒吧有10間上榜,當中包括兩間香港酒吧 — Coa 及 Argo 分別獲得第20名及第34名;亞洲酒吧最佳名次為曼谷的 BKK Social Club 排名第13位、而另一間曼谷酒吧 Mahaniyom Cocktail Bar 則排名第19位;新加坡酒吧有三間上榜分別是排名第14名的 Jigger & Pony 、第32名的 Sago House 及第48名的 Atlas;日本也有酒吧上榜,來自東京的 The SG Club 及 Bar Benfiddich 分別獲得第36名與第37名。2023年「世界最佳50酒吧」完整名單 Photograph: Courtesy Coa 早前大會先來賽前熱身,公布51-100排名。名單囊括全球34個不同城市的酒吧,當中包括14家位於亞洲的酒吧,香港佔有兩間人氣酒吧上榜,分別是 Penicillin(第71位)及 Darkside(第97位)。 想知道香港最新最精彩活動?立即追蹤我們的 YouTube、Facebook 及 Instagram,或按這裏登記,便可以電郵獲取我們最新的定期通訊
各位大胃王留意!中環美式煙燻燒烤餐廳 Smoke & Barrel 推出兩項美食挑戰。二人作賽的「The Beast Tandem Challenge」($1,500/兩人),於20分鐘內,兩位參賽者必須完成餐內所有食物,包括煙燻牛腩400克、手撕豬肉400克、炸雞四件、豬肋骨一排、自家製香腸兩條,以及各種配菜、甜品及啤酒一公升。完成挑戰不僅可以免費享用是次美食,更可獲得$1,000的餐飲禮券。 至於各位辣仔辣妹則可挑戰「 Who Wants the Smoke? 」($150/位)。這個火辣的挑戰包括八隻沾滿秘製醬料的雞翼,包你越食越辣。在吃完最後一隻雞翼後,參加者需要等五分鐘不喝水才算挑戰成功。勝出者將免費享用這餐雞翼,並獲得$200的餐飲禮券。以上兩項活動均可以在餐廳營業時間內舉行,勝出者將會在餐廳的冠軍牆上留下大名。
源於1948年,來自美國加州的 In-N-Out 漢堡今日登陸銅鑼灣比利時餐廳 Belgos 快閃四小時供應招牌漢堡包。In-N-Out 香港為大家帶來三款招牌漢堡﹕多堡多堡、Animal Style 及 Protein Style 口味,數量有限,先到先得。其實 In-N-Out 早年都嚟過香港快閃,又到過台灣、 日本、韓國等地舉辦快閃活動試水溫。暫時仲未知 In-N-Out 之後會否計劃在港開店,所以一定要把握今次 In-N-Out 快閃香港機會,試吓呢個加州名物﹗ In-N-Out 香港快閃活動日期︰ 2023年10月4日In-N-Out 香港快閃活動時間︰ 11am-3pmIn-N-Out 香港快閃活動地址︰ 銅鑼灣新寧道1號利園三期地下G11-G15號
首屆「世界50最佳酒店」(The World's 50 Best Hotels)公布名單,由意大利科莫湖的豪華精品酒店 Passalacqua 奪得世界第一。「世界50最佳酒店」名單入面,亞洲有六間酒店擠身頭十名,當中包括兩間香港酒店:位於尖沙咀的香港瑰麗酒店(第二位)及 金鐘的 The Upper House(第四位);其餘分別是泰國曼谷 Four Seasons Bangkok at Chao Phraya River (第三名)及日本東京 Aman Tokyo(第五名)、馬爾代夫 Soneva Fush(第七位)及泰國曼谷文華東方酒店(第十名)。至於受香港人歡迎的日本 Park Hyatt Kyoto(第30位)及 Hoshinoya Tokyo(第39位)亦榜上有名。「世界50最佳酒店」完整名單 Photograph: Courtesy The Upper House 「世界50最佳酒店」是 「50 Best」是 「世界50最佳餐廳」「(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 及 「世界50最佳酒吧」(The World's 50 Best Bars) 的籌辦者,2023年首次推出表揚酒店業的全新奬項計。「世界50最佳酒店」名單結集580名匿名選民(包括酒店經營者、記者和經驗豐富的旅遊人士)收集兩年內的最佳旅遊體驗而成。
7-Eleven 於今個夏天以「京都生活。美學」為主題推出全新日系居家好物,首度找來《多啦A夢》與京都著名文青品牌 Sou Sou 聯乘,推出 Sou Good 日系玻璃杯系列,包括 Sou Good 不倒杯連杯蓋及 Sou Good 圓拱杯連 3D 杯蓋。 清徹通透玻璃杯以 borosilicate 玻璃打造,配以日系簡約設計,充滿夏日的涼快感!整個系列的印花美藝由 Sou・Sou 日本設計師親自參與設計,不少得最具標誌性的「數字遊戲」款,將多啦 A 夢的趣緻模樣融入 Sou・Sou 字圖案中,配搭夏日繽紛的色彩,玩味加品味同時兼備,真係人人期望可得到! 八款「京都生活。美學」Sou Good 日系玻璃杯已經登陸 7-Eleven,即日至10月24日顧客於7-Eleven分店購物滿$20即可享印花一張。其後每$10可獲多1張印花,如此類推。10月27日前儲齊八張印花加$50,便可隨機換購「Sou good 日系玻璃杯」一件,或儲齊12張印花加$88,隨機換購「Sou good 日系玻璃杯」兩件。多啦 A 夢與 Sou・Sou 粉絲記得把握機會換購。